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党和国家领导层从1985年4月到1991年12月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统称。
这场改革旨在通过改造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
从客观上讲,急于让苏联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符合”普世”价值观和理想愿望是无法持续的,也是极端矛盾的做法。
1985宣布开始并持续到1991年8月的所谓”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共解散,苏联解体。
1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到1980年代中期,经济和社会政治发展状况已经表明,苏联很可能要发生系统性危机。苏联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关系已经阻碍了社会发展。
当时的苏共高层坚持认为:
“是时候采取点什么措施了。”
苏共高层决定让戈尔巴乔夫负责制定新的方针政策,当时的戈尔巴乔夫正值年富力强之时,而且”来自人民”。
2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解决当时已经开始在苏联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显现出来的危机。
- 消除”国际社会”对苏联的孤立主义倾向。
当时的分析人士认为,必须采取以下步骤实现这些目标,
增强下列领域的活力 | 为此,必须采取下列行动 |
---|---|
经济领域 | 建立能够自我调节的经济机制,同时还要保持国家对经济的主导作用;确保各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活力; |
政治和社会领域 | 改变苏维埃国家单一制国体;深化苏联政治和社会制度的民主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意识形态领域 | 重新调整外交政策的意识形态方向;提倡政治“新思维”;苏联对外界拉开“铁幕”。 |
戈尔巴乔夫改革计划规定的实现这些步骤的具体措施大多自相矛盾,改革目标在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变化,改革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戈尔巴乔夫改革分哪些阶段?
序号 | 大体时间 | 代称 |
---|---|---|
1 | 1985年4月 – 1987年1月 | 加速发展 |
2 | 1987年1月 – 1989年6月 | 公开性 |
3 | 1989年6月 – 1991年9月 | “主权游行” |
4 | 1991年9月至12月 | “后改革”时期 |
第一阶段
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这实际上意味着他已经是苏联最高领导人了。
在1985年4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上,刚刚上任的戈尔巴乔夫宣布,加快苏联经济社会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新征程”:
- 主导思想:建设“有人情味的社会主义”;
- 主要任务: 防止社会主义制度衰落;
- 手段:在缺乏纲领性观点的情况下搞突击;
- 方法:行政命令(不断尝试,不断犯错)。
1985年5月,戈尔巴乔夫在列宁格勒发表讲话时承认“苏联的政治和社会经济体系存在一些缺陷”。
随后,苏联当局采取了下列行政措施进行纠正:
- “禁酒”运动;
- 打击“非劳动所得”;
- 国家验收改革成果;
- 反腐示范。
“改革”二字还没有从高层的讲台上响起,但它的“精神”已经在空中飘荡了。
“搞突击”效果并不明显。从表面上看,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无论是对内政策还是对外政策,一切都还是老样子。
但是,在1985年-1986年间,还是出现了很多对后来影响深远的现象:
- 被称为“克里姆林宫老家伙”的很多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共高层成员都悄无声息地被新上台的年轻人取而代之。
- 1986年2月至3月召开的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批准了对党纲的修改:
- 赫鲁晓夫的“建设共产主义”路线被“完善社会主义”路线取而代之;
- 计划让苏联经济总量增长一倍;
- 到2000年,能为每个家庭提供一套住房。
- 1986年,苏联遭遇了这样几场灾难: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油价崩盘,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苏联整体经济形势将会恶化。
- 通过基本上是单方面让步,签署了《中导条约》。逐步改善了与西方的关系。
因此,改革第一阶段基本上没有实现预期结果,反而预示着一场狂风暴雨的来临。
第二阶段
主导思想:采取更激进的办法推动改革进程;
主要任务:对社会主义进行民主化改革;
手段:通过媒体改变社会舆论;
方法 :提倡公开性。
这一时期始于1987年1月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会议决定,在苏联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展开大规模变革,特别是宣布:
- 实行“公开性”政策,媒体可以不受限制地讨论任何问题,主要是放宽审查制度;
- 取消对私营经济、个体劳动和合作社的限制,与外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
- 提倡国际关系“新思维”。
总的来说,提倡公开性,为私有经济松绑,鼓吹新思维,在当时已经有些陷入迷惘的苏联社会,还是得到了不少正面评价。
已经开始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使得苏共因为自动放弃权力毁掉了自己的权威,催生了很多负面社会现象:
- 信仰不同让整个社会分裂为”亲共派”和”民主派”;
- 传统社会政治力量和新生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加剧;
- 改革变成了无序和混乱;
- 民族冲突上升到了公开对抗的程度;
- 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与中央的权力争夺愈演愈烈。
总的来说,改革第二阶段并没有完成建设“民主的社会主义”的任务。
第三阶段:
主导思想:改变苏联的社会发展模式;
主要任务:取消苏共对国家权力的“垄断”;
手段:将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资本主义模式的市场经济;
方法: 将苏联改组为主权共和国组成的“柔性联邦”,即所谓“主权共和国联盟”。
戈尔巴乔夫改革第三阶段的一个显着特征是苏联中央政府失去了对改革进程的控制,只能被动适应当时的形势了。
- 当时,从总体上讲,苏联经济已经不再增长,而是处在崩溃边缘了;
- 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商品短缺现象已经达到极限;
- 改革所带来的快慰早已被失望、对共产主义的敌视和恐俄症所代替;
- 尽管戈尔巴乔夫被选举为苏联总统,但他很快就失去了对国家的掌控;
- 当时,苏联很多地方纷纷爆发所谓“主权游行”,要求承认各加盟共和国法律效力高于苏联法律。
- 在外交政策方面,当时已经到了”苏联前所未有的单方面妥协时期“。
到1991年,社会经济已经具备了私人资本主义的某些特点:
- 私有制已经合法化;
- 出现了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
- 合作社都已经发展成了公司。
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苏共已经大权旁落,而苏联则坠入了崩溃的深渊。
第四阶段
主导思想 :毁灭苏联;
主要任务:确保各加盟共和国“和平分手”;
手段:创造一种新的形式来确保前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全面合作;
方法: 独联体的建立和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间新关系的形成。
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在别洛韦日森林就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签署协议,达到了“后改革”时期的目标。
后来,除波罗的海三国外,其他加盟共和国也先后签署了这一协议。
1991年12月25日,苏联从法律意义上不复存在了。
从1987年到1991年,苏联政治体制发生了哪些变化?
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发生了全方位变化。
苏联政治政治体制改革目的是将实权从苏共手中转移到议会。
1989年3月至1990年3月苏联都制定了哪些法律?
苏联政治改革进程始于1987年1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政治改革方案则获得了1988年6月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的批准。
1988年12月举行的苏联第十一届最高苏维埃第十二次非常会议通过了苏联宪法修正案,1990年3又召开了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
宪法修正案删除了第六条有关苏共领导权的规定。1990年10月,苏联又颁布法律,允许实行多党制。
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产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实际上,自1920年代以来,苏共最高领导人也一直是苏联的国家最高领导人。
1990年生效的苏联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苏联总统是苏联的国家最高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担任这一职务的人(1990年3月-1991年12月)。
新组建的最高立法机关发生了哪些变化?
- 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为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 苏联最高苏维埃为其常设机关(由联盟院和民族院组成);
- 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加盟共和国最高苏维埃、自治专区和新设地区代表苏维埃。
最高行政机关发生了哪些变化?
- 1988年12月,苏联最高行政机关为苏联部长会议;
- 1990年12月,按照苏联宪法修正案的规定,苏联部长会议更名为苏联内阁;
- 同时,禁止人大代表担任内阁部长。
司法权发生了哪些变化?
- 除人民法院和最高法院外,增设了苏联最高仲裁院和类似宪法法院的宪法监督委员会;
- 扩大公民的司法保护权利;
- 改变了法官的遴选程序和任期。
选举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 各级代表的任期一律为5年;
- 代表通过差额选举产生,联盟级代表为苏共、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和全苏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提名人预留1/3席位;
- 当选职位的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苏联政治体制的变化成了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俄罗斯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缺点?
优点 | 缺点 |
---|---|
极权主义崩溃 | 对改革理念缺乏认真思考 |
建立多党制 | 权力落到了不可靠的人手里 |
出现真正的议会制 | 腐败现象迅速恶化 |
终止了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 | 苏联丧失了超级大国地位 |
实现了国家非军事化 | 经济衰退 |
确认了公民所拥有的权利和自由 | 犯罪日益猖獗 |
戈尔巴乔夫改革结果如何?
- 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是一个彻头彻尾失败的计划;
- 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没有实现当初设定的目标,改革措施在执行过程中迷失了方向;
- 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社会状况和大部分人生活发生了灾难性恶化;
- 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期间,苏联丧失了有效应对外部和内部挑战的能力;
- 苏联政治精英的过错导致苏共被抹黑,甚至连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都遭到了清算。
因此,苏联所谓全人类进步计划以失败告终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相关日志
- 假如安德罗波夫一直掌权,苏联会是什么样子? (0)
-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分裂了苏共?苏联高官为什么都背叛了苏联? (0)
- 苏联前政要: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开端 (0)
- 索洛缅采夫——让苏共高层觉得比克格勃还可怕的人 (0)
- 为什么30年前西方成功搞垮了苏联,这次俄乌冲突西方制裁却奈何不得俄罗斯?二者有什么不同? (0)
-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做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政治报告在苏联历史上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看看俄罗斯专家学者是怎么说的吧! (0)
- 享尽荣华富贵,历经三次婚姻,最后落魄而终——勃列日涅夫的女儿加琳娜 (0)
- 1965年柯西金改革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 (0)
- 祸起“后宫干政”?——戈尔巴乔夫改革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0)
- 国外颠覆、国内分裂、经济崩溃——一文读懂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