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扬镳波茨坦——苏联和西方国家是如何从盟友变成死敌的?

波茨坦会议 / Yevgeny Khaldei / www.globallookpress.com

貌合神离

1945年4月14日对位于柏林西南20公里处的波茨坦来说就是个审判日。

500架盟军轰炸机在短短34分钟内就朝这座城市投下了1750吨炸弹。

波茨坦市政厅、教堂和850多所民房及大量其他建筑物瞬间被夷为平地,并造成4000多人死亡。

经历了这场可怕轰炸的波茨坦市民当时很难想到,仅仅过了三个月,战胜国的领导人就齐聚他们这座城市,来决定德国乃至整个世界未来的命运。

大轰炸放过了波茨坦市内的几个公园,塞西林宫就坐落在其中一座公园里。

塞西林宫是霍亨索伦王朝的最后一处府邸,1917年建成,是德皇威廉二世为皇太子和他的妻子建造的一座仿英国乡间别墅风格的宫殿。

直到1945年初,皇太子一家一直住在这座宫殿里,或许正因为如此,才让这座宫殿在大轰炸中得以幸免。

当时,盟国领导人决定在塞西林宫举行会议,对战争进行总结,确定战败德国的未来走向,同时确立战后世界秩序。

为迎接这次历史性的会面,盟军后勤部门在塞西林宫的布置上可谓煞费苦心。

塞西林宫原主人的物品被搬走了。为了迎合参会各位巨头的品味,家具和室内摆件几乎都从德国各地搜罗来的。

苏联代表团团长斯大林所在的房间里摆放的是一个深色的皮沙发和一张写字台,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房间里满是古典风格的精美家具,英国首相丘吉尔房间里的新哥特式家具则是从巴贝尔斯贝格宫运来的。

为会议的召开专门腾出了主楼内一个两层楼高的大厅,这间大厅长26米,宽12米。供会议使用的圆桌是从莫斯科的一个家具厂定做的。

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之后,“三巨头”的第三次会议起初并未被设想为这种形式下的最后一次会议,然而它却成了最后一次。

共同敌人的覆灭,不但未能消弭苏联与美英之间旧有的矛盾,反而引发了新的矛盾。

打败德国后,丘吉尔开始盘算一项不可思议的行动计划——就是对苏联开战,其目的是不让苏联在欧洲搞扩张。

幸好,丘吉尔的计划并没有得到英国军方的支持。

改朝换代

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三巨头”的原班人马没能齐聚波茨坦。

历史上唯一一位四次当选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在距离纳粹德国投降前不到一个月的1945年4月12日与世长辞了。

主张与苏联建立紧密伙伴关系并且能够与斯大林找到共同语言的罗斯福被杜鲁门取而代之。

尽管在波茨坦与斯大林的首次私下会面中,杜鲁门向斯大林示好并希望与之建立个人友谊,但杜鲁门提出的计划可没有丝毫友好之处。

和丘吉尔一样,白宫的这位新主人当时一心想把苏联挤出东欧。与丘吉尔不同的是,杜鲁门手里当时藏着一张王牌,那就是一种新式武器——原子弹。在波茨坦会议开幕前一天,美国第一枚原子弹刚刚试爆成功。

如果说杜鲁门在收到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消息后,更有底气拒绝苏联就各类问题提出的建议和要求,那么丘吉尔则头一次陷入了极为不安的境地。

波茨坦会议的召开恰逢英国议会选举,而此时正有一个人想取丘吉尔而代之,这个人就是时任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倘若保守党在选举中落败,艾德礼就会成为首相,英国代表团的领导权也将转交到他手中。

结果正如丘吉尔所担心的那样——在7月26日的英国议会选举中,丘吉尔落败,所以波茨坦会议的最后几天是由艾德礼代表英国出席的。

艾德礼、杜鲁门和斯大林 图源:www.globallookpress.com/ Yevgeny Khaldei

原子外交

美英两国代表团是7月15日抵达德国的,在会议开始之前,丘吉尔和杜鲁门分别访问了柏林,并查看了那里的废墟。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代表团是7月16日乘火车抵达柏林的,迎接他们的是苏联驻德占领军总司令朱可夫元帅。

7月17日斯大林和杜鲁门的会面拉开了波茨坦会议的序幕,会面时两国领导人都向对方保证有意维护伙伴关系。

客套一番之后,“三巨头”一进入正式谈判,就明显能看出言语与实际行动相差有多远了,美英两国与苏联迅速拉开了彼此的距离,从所谓“牢不可破”的盟友变成了势不两立的敌人。

杜鲁门在得到原子弹试爆成功消息后表现之顽固,甚至连丘吉尔都感到不安,而杜鲁门此前已向丘吉尔通报了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消息。

丘吉尔发现,英国不仅正沦为美国的次要伙伴,而且实际上已经连与美国持不同观点的权利都没了。

几十年后,这样的处境对英国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但对于经历过所谓“大英帝国”辉煌时期的丘吉尔而言,这一切都是极其令人不快的。

报道波茨坦会议新闻的各国记者 图源:www.globallookpress.com/ Yevgeny Khaldei

洞若观火

历史学家有时将波茨坦会议称作“原子时代”首次高层会面。7月24日的全体会议结束后,杜鲁门貌似不经意地向斯大林透露了美国已经拥有了一种威力超强的武器。

站在一旁的丘吉尔暗中观察斯大林的反应。

但是,斯大林表现得非常镇静,没有流露出丝毫惊讶,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

但实际上斯大林对此了然于胸,因为此前他已经从苏联情报部门那里获悉了有关美国“原子弹计划”的详细情报。就在当天晚上,他便致电莫斯科并要求转告“原子弹计划”负责人库尔恰托夫,必须加快工作进度。

在波茨坦,苏联代表团重申了此前在雅尔塔会议上作出的承诺,即不迟于欧洲战事结束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苏联最终履行了这一承诺。

然而,时过境迁,假如苏联根本没有参与对日军事行动,杜鲁门反倒会觉得可以接受。在杜鲁门看来,要是那样的话,美国就可以无可争辩地认为是自己打败日本的了。

正是为了在苏联参战之前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杜鲁门直接从波茨坦发出了对日本进行原子弹轰炸的命令。

四“D”原则

尽管苏联和英美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恶化了,但在波茨坦会议时还没有彻底破裂。

各方仍然需要彼此帮助以最终解决与战败的德国及其仆从国未来命运有关的一系列问题。

德国作为一个国家能够拥有未来,斯大林功不可没。

苏联领导人坚决反对丘吉尔将德国分割成几个小国家使其回到1870年之前状态的想法,苏联这一立场迫使西方盟国承认德国人拥有建立统一国家的权利。

构建新德国的基础可以归结为“四D原则”,具体如下:

  1. 非纳粹化(Denazification):清除德国和奥地利的社会、文化、新闻、经济、司法和政治中任何形式的纳粹思想影响;
  2. 非军事化(Demilitarization):彻底解除德国的武装,包括解散所有剩余军事人员、销毁军事设施及战争工业;
  3. 民主化(Democratization):将德国政治生活彻底转变为民主体制;
  4. 联邦化(Decentralization):废除中央集权体制,将作出政治决策的职能、责任、资源和权力下放到中下层。

波茨坦会议上的苏联代表团 图源:www.globallookpress.com/ Yevgeny Khaldei

瓜分德国

波茨坦会议的与会者在最终文件中表达了支持保留统一德国的立场。但实际上,冷战导致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而德国统一的问题则被搁置了将近半个世纪。

在波茨坦会议上,有关对德领土声索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苏联获得了连同首府柯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在内的东普鲁士三分之一的领土,还得到了库尔斯沙嘴的一部分以及克莱佩达市。

德国东部边界被推移至奥得河—尼斯河一线。德国在这一地区丧失的大部分领土被交给了波兰。此外,有着8万德意志人口、位于奥得河以西的什切青市也转由波兰人控制。总体而言,与1937年相比,德国总共失去了25%的领土。

在波茨坦会议举行的两周多时间里,就下列事项做出了决定:

  • 成立外交部长理事会;
  • 就德国的战争赔偿、海军舰队和商船队等问题达成协议;
  • 规定包括在建和维修船只在内的所有德国舰船的移交和分配工作应至迟于1946年2月15日完成;
  • 将战争罪犯交由法律裁判。

难言再见

在1945年8月2日发表的关于波茨坦会议成果的《苏美英三国柏林会议公报》中提到:
杜鲁门总统、斯大林大元帅和艾德礼首相举行的本次会议圆满结束。此次会议巩固了三国政府间的联系,以新的信心拓宽了彼此合作与相互理解的范围,相信三国政府及人民将与联合国其他成员国一道,确保建立一个公正且持久的和平世界。

在相互道别时,苏联、美国和英国领导人谈到了“三巨头”再次会面的可能性。但这些意愿并没有变成现实。美苏两国领导人再次会面已经是14年之后,可谓“时过境迁人不再,物是人非事事休”了。

本站内容均为译客老猫原创编译,转载请注明
本文链接:https://www.transcat.vip/soviet-politics-121.html
本文标题:分道扬镳波茨坦——苏联和西方国家是如何从盟友变成死敌的?

相关日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