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成立后,世界各国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人们划分成了两个阵营——支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和反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
二十世纪初,除俄国外,意大利和德国也曾爆发过社会主义革命,但只有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不但成功夺取并掌握了政权,而且还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当时还成立了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三国际,后称“共产国际”,该组织以苏联为基地,自然对苏联所奉行的政策产生了一定影响。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从莫斯科撤至乌法。1943年5月,共产国际解散。
苏联战胜德国法西斯后,不但各国内部民众分裂为马克思主义者和反马克思主义者,而且在国际上也分裂为东西两大阵营。东方集团或者说是华约国家代表社会主义阵营,西方集团或者说是北约国家代表资本主义阵营。
说当时的世界分裂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也是相对于社会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而言的 ,其实,当时的这种存在两个权力中心的机制反而提供了一种平衡——西方遏制了“世界革命”的爆发,东方也阻止了西方对其他国家的殖民化。
战后,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度发展得非常强大。
尽管战争导致苏联经济总量较战前下降了约30%,遭到破坏的被占领地区经济总量下降幅度更高达67%,当时的苏联依然非常强大。
几乎从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那一刻起,苏联与其昔日西方反法西斯盟友——主要是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对抗就开始了,这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铁幕”最终并不是苏联,而是其前盟友拉下的,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就此开打。
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实际上都是在即将分出胜负时加入胜利者阵营的,这大大增强了其自身在世界经济和地缘政治中的地位。
相反,一战时的俄国和二战时的苏联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遭受了极大的破坏。
战前,苏联的地缘政治地位相当薄弱,人们勉强克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俄内战造成的严重不良影响。
当时的苏联,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强国。同时,苏联自成立以来一直受到严厉制裁,有一段时间甚至遭到禁运,但苏联最终还是挺了过来,以非常之薄弱的家底,非常之低的起点,在二战中与其他盟国并肩作战,最终战胜了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主义,击败了号称“不可战胜的”关东军。
还有一个事实同样值得一提:二战刚刚结束,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打算进攻苏联。他们甚至打算让被俘的德国士兵为自己充当先锋,但盎撒集团最终还是不敢攻击苏联。在了解到当时的苏联经济已经非常衰弱后,他们认为,利用经济手段就完全可以搞垮苏联。
没错,从那个时期苏联经济实际情况看,苏联在许多方面确实落后美国。
对于美苏对抗来说,四十多年时间足矣!
前面已经提到,战后苏联在经济和科技上都落后于西方国家。尽管如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经济还是获得了高速发展。
当时,苏联大力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交通运输网络,修建了大批铁路、运河、机场、石油天然气管道、水电站和电视塔,建成了一大批内河和海上航线、码头和港口,并对海岸线进行了修复。
那段时间,苏联能源产量不断提高,当时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苏联是二战后大国中唯一一个能同时出口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木材等能源资源的国家。
整个自然资源领域都是如此,但出口产品档次偏低,当时的苏联几乎没有对出口自然资源进行过加工,所谓石油出口就是原油出口,而不是石油产品出口。
一般都是把原材料出口到华约国家,然后再由这些国家进行加工。当时的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了大量工业企业和加工企业,让小伙伴们赚了不少钱。
例如,石油产品不是由苏联而是由东德生产并出口到西方国家的,苏联国产石油产品都用于内销,即便如此,甚至也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情况原则上还是可以接受的。在日本、美国和一些西欧国家生产的高科技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后,这种情况便发生了变化。
当时的苏联迫切需要改变技术落后状况,于是便开始建设大批巨型工业综合体,但这也导致了农业人口大量外流。施工现场需要人,生产现场需要人,当时的苏联政府几乎已经无暇顾及农业,随后苏联便开始进口食物。
不过,总地来说,当时的苏联还是在钢铁、煤炭、石油等主要初级产品工业生产量化指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航天和军工产业都是高科技产业。但是,在机电产品生产领域,苏联在技术上却不如日本和德国。
苏联所实行的分配制度在国民经济遭到破坏期间是有意义的,但后来就成了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如果说,在苏俄内战期间和苏联卫国战争前后几年里,人们对当时所实行的分配制度尚能理解,毕竟士兵和军工企业职工能否吃饱穿暖关乎社稷安危,那么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再实行这种分配制度,人民群众就没法理解了。
苏联政府的限制使得当时发生的很多事情难以见诸报端,公诸于众。大家都知道,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联,媒体没有什么影响力,电信业也不发达,苏联国土辽阔,人民对国家发生的很多事情其实知之甚少。
当时,苏联经常发生有军人和执法人员参与的骚乱。与此同时,苏联还要与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班德拉分子和森林兄弟进行斗争——这些人当时经常在苏联境内制造恐怖事件,恐吓民众。
当时,苏联还发生过带有政治色彩的民众骚乱,工人也要求改善经济待遇,此外,民族问题引起的骚乱也时有发生。
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格鲁吉亚发生了针对苏共二十大的政治动荡。
从1956年3月5日至11日,在第比利斯、哥里、苏呼米、巴统等城市爆发了数千次示威游行——当地民众抗议对斯大林的所谓“揭露”行动。
继“打倒赫鲁晓夫和米科扬”后,格鲁吉亚又有人喊出“将俄罗斯人逐出格鲁吉亚” 和 “打倒亚美尼亚人”的口号。
在1956年3月8日至11日第比利斯骚乱期间,示威者不但和警察发生冲突,而且还试图冲击电讯大楼,叫嚣要对俄罗斯人和亚美尼亚人进行大屠杀。骚乱平息后的统计结果显示,那场骚乱共造成15人死亡, 54人受伤(其中7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实际上,那些年苏联民族问题日益严重,只不过遭到了当局极力打压,但这并没有使得这一问题得到解决。波罗的海、中亚和高加索各加盟共和国民族矛盾尤为严重,民族主义在西乌克兰地区颇为盛行。
国际上,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里,殖民主义土崩瓦解。西欧国家失去了殖民地,苏联填补了它们留下的真空地带。
此外,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让苏联在亚洲有了一个可以依靠的盟友,对苏联来说,中国的社会制度甚至包括其地理位置都非常重要。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限制了美国向印度支那的扩张。
此外,还有一件事非常重要,就是法国忠于其在北约范围内所承担义务的同时保留了独立防务,法国此举削弱了北约。
对苏联来说,原子弹和氢弹试爆成功具有重大意义。除此之外,再加上苏联近地轨道卫星的发展和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都标志着苏联太空计划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便达成了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技术平衡,苏联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西方国家,但总体上还是保持了平衡。
除了受苏联直接控制和影响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东德、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等欧洲国家外,一些亚洲国家也加入了东方阵营。例如,亚洲的朝鲜、越南和蒙古、拉丁美洲的古巴和一些非洲国家。
而且,更重要的是,苏联对其盟友的援助非常慷慨,但这种援助耗费了苏联巨大的物力财力。美国也对其盟友进行过援助,但这种援助带给美国的财政负担远远小于苏联。
美国的国民经济不需要进行战后恢复,也不缺乏劳动力,而苏联卫国战争让该国损失了近三分之一劳动年龄人口,近一半(约40%)是包括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在内的斯拉夫民族人口,与这一人口群体自然增长率的急剧下降大致吻合。
直到1990年,苏联的斯拉夫人口(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俄罗斯人)增长率才恢复到战前水平,即占总人口的75%,其中55%为俄罗斯人。随着俄罗斯人口的增长,讲俄语的人也越来越多。例如,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这两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人仅占当地人口的25%,但说俄语的人却超过了40%,立陶宛有20%的人说俄语。苏联最后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乌克兰,超过40%的人认为俄语是他们的母语,但只有20%的人认为自己是俄罗斯人。
当时,乌东地区和黑海沿岸居民都讲俄语。在白俄罗斯,没有什么民族认同区别,“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都是一个意思。
另一方面,外高加索和中亚的俄语人口比例却在下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俄语人口比例约为15% ,后来有所下降。在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苏联时期,中亚的俄语人口,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约为10—20%,吉尔吉斯斯坦约为25—30%。哈萨克斯坦拥有272万平方公里土地,几乎就是一个次大陆,人口稀少(刚刚超过1500万),俄语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南部大多数为哈萨克人和其他穆斯林民族。唯一的例外是阿拉木图市及其周边地区,当地有超过60%的人口为斯拉夫人、德意志人和欧洲其他民族,这些人有的是被疏散或遭到驱逐的,有的则是去开荒的。
哈萨克斯坦在地理上分为南部和北部,这种划分导致两大区域人种呈现明显区别。直到1990年,哈萨克斯坦北部人口约有50%是斯拉夫人和其他欧罗巴人,南部则基本上都是哈萨克人。从面积上说,哈萨克斯坦是仅次于俄罗斯联邦的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
总地来说,各加盟共和国的俄语人口数量都相当庞大,由于大批俄罗斯族教师、工程师、高级技工、科学家和医生被调往各加盟共和国,当地城市有大批白人面孔,甚至不少还担任要职,也就不足为奇了。至于说哈萨克斯坦,这个加盟共和国北部很多城市和村庄都长期居住着大批远道而来的俄罗斯人和讲俄语的其他民族人士。
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法国防务独立之后,美苏之间似乎基本上达到了“力量平衡”。在某些方面,苏联甚至开始超过美国,但与中国的冲突大大削弱了苏联的地缘政治地位。为了对付中国,苏联不得不将相当一部分兵力东移,因为彼时自己已经把中国从盟友变成了敌人。
在欧洲,苏联则基本上保住了自己的地位:直到1991年,除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外,东欧一直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内。没错,1956年十月事件期间的匈牙利和1968年布拉格之春期间的捷克斯洛伐克,确实都曾试图终止与苏联的同盟关系,但最后都被华约部队镇压下去了。
苏联和美国的力量对比基本上是平衡的,所以两个国家集团之间的冲突仍处于冷战阶段。
在两大集团内部,虽然成员国之间也存在冲突,但所有这些冲突仍然是局部的,而且是发生在欧洲领土之外的。冷战期间,美苏之间最激烈的冲突莫过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了,甚至险些引发核战,但最终这场危机还是以和平方式化解了。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和苏联开始寻求缓和关系,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开始转向合作,核战的威胁也仿佛渐渐远离了地球。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裁军被定义为“世界和平”的要求。
不管怎么说,到了勃列日涅夫掌权时,美苏力量平衡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勃列日涅夫作为一个经受过战争之苦的人,意识到只有国家的军事力量足够强大才能够维持和平,不能为了省钱而游走在战争与和平的边缘。但与此同时,苏联军事力量仍在慢慢滑向衰落的深渊,苏联出兵阿富汗更加速了苏联军事力量的衰落。
那时的苏联,人们只是空喊加强苏共领导作用和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口号,实际上一点热情也没有。
比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苏联流行的段子中那些抠抠索索、斤斤计较的婆婆和丈母娘,再比如,知名喜剧演员阿尔卡季·赖金电影中那些衣扣紧绷、假牙参差的人物,都是嘲讽苏联经济管理者的。
八十年代初,苏联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甚至连苏共二十六大都是这么说的。但是,直到戈尔巴乔夫主持的苏共二十七大,苏联才算开始认真探讨改善苏联人民生活的改革措施和改革计划。但实际上,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主要忙着缓和东西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了。
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苏联放弃了阵营之争,开始向对手做出重大让步,只可惜这些让步似乎都是单方面的。所有这一切都被解释为“苏联的经济形势因军备竞赛而过度紧张,我们正在停止军备竞赛”。
苏联从阿富汗和华约成员国撤军过程中,部队常常被滞留在一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几乎得不到任何补给。驻外苏军原有装备和军营几乎都免费送给了驻在国。随着东方阵营的土崩瓦解,苏联从前的那些卫星国纷纷倒向西方集团,成了欧盟和北约的一部分,这让北约接收了大批完好无损的军事基地。
苏联解体则标志着东方阵营彻底从地球上消失了。
苏联解体是因为这个国家积累了太多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内部问题。
苏联解体使得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俄罗斯则发现自己陷入了地缘政治真空,内部冲突不断,官员巧取豪夺,罪犯明火执仗,总统酩酊大醉。
本文链接:https://www.transcat.vip/soviet-politics-113.html
本文标题:苏联1945 – 1991——超级大国的崛起与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