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死”还是“避战”——索尔仁尼琴当年为什么要把自己“设计”进劳改营?

索尔仁尼琴

战前的索尔仁尼琴,日子过得跟当时的其他人都差不多。

索尔仁尼琴1918年12月11日出生在苏联基斯洛沃茨克一个农民家庭,后考入罗斯托夫国立大学。

1941年,索尔仁尼琴大学毕业就参军了。

后来,索尔仁尼琴又开始对历史和政治感兴趣。

不久,索尔仁尼琴当了炮兵,并于1942年在布良斯克参加了战斗,后来又随部队开往奥廖尔和德国东普鲁士。

1944年,索尔仁尼琴被授予大尉军衔并获得了两枚勋章 —— 二级卫国战争勋章和红星勋章。

但是,他始终没有停止对国家的性质和它在社会中所起作用的思考。

索尔仁尼琴研究了马列主义,认为斯大林歪曲了这一思想。

索尔仁尼琴很鲁莽地与他的昔日同窗好友维特克维奇通信时讲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他在信中把“斯大林”这几个字换成了“主人”、“老板”,并写道,在战争结束后,苏联必须回归列宁主义原则,必须改变当时那种在他看来跟农奴制差不多的制度。

通信检查机关认真研究了索尔仁尼琴这些信的内容。

俄罗斯历史学家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索尔仁尼琴承认了他在信中所称“主人”和“老板”指的是斯大林。

于是,索尔仁尼琴被剥夺了大尉军衔,受审后以“反苏和建立青年敌对团伙”为由被判处八年劳改并被流放。

维特克维奇受索尔仁尼琴牵连也被关了十年。

1956年从劳改营里出来以后,索尔仁尼琴全然弃绝了列宁主义,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宣扬东正教和民族主义观点。

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索尔仁尼琴和维特克维奇都知道随意评论斯大林可能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但是他们当时并不是想搞什么阴谋。

他们为什么要“太岁头上动土”,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也许是因为他们只是不想自己年纪轻轻就战死沙场,所以,被发配到劳改营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他们要是这样想,那简直就是犯二,炮兵受到的死亡威胁其实比步兵或飞行员小得多。

但是,以索尔仁尼琴的智商,他显然不是因为幼稚无知才这么干的。

研究人员假设,索尔仁尼琴认为,战争不会因为打败了德国就算完事了,将来,斯大林一定会顺势把战争推进到法国、英国和美国,所以躲进劳改营将是最好的选择。

从本质上讲,索尔仁尼琴的看法距离真相并不遥远,因为后来战争实际上确实仍在继续,只不过已经变成“冷战”而已。

有一种假设认为,索尔仁尼琴是因为怕死才这么干的,但是,有一部分档案至今仍未被俄罗斯安全机关公开,所以也没法证明这种说法是否准确。

相关日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