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军人文身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普法战争时期。
当时的普鲁士士兵喜欢在身上文一个面带微笑、手握酒杯的美女,他们称她作“亲爱的安馨”,或者文一个叼着烟斗的士兵,他们管他叫”弗里茨下士”,而将所在团的徽章或故乡的名字文在身上这一时髦做法源自一战时期的远洋商船海员。
最初,文身的人以普通士兵居多,在贵族出身的军官中,文身被认为是一种陋习。
纳粹掌权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军队中出现了很多平民出身的军官。
从那时起,德国军队中开始流行在身上刺“卍”字、古代文字、骷髅或者口号“德国高于一切”、“上帝与我们同在”、“元首、祖国、责任”等字样。
二战爆发后,德军文身的数量和种类都大大增加了。
德国战败后,苏联境内曾有200多万德军战俘,到1950年5月,战俘营中只剩下15 000名德军战俘被判犯有各种战争罪行。
当时,著名的监狱传统研究专家、监狱文身收藏家丹齐格·巴尔达耶夫上校曾详细研究了苏联监狱中的纳粹德国军人文身,后来,他还把这些文身图案单独编辑成册。
大多数德国军人都是在战争初期士气正旺的时候文身的,图案多为“卍”字或古代文字配希特勒肖像。飞行员的文身图案多是飞机,坦克手的文身图案多是坦克,海军官兵的文身图案多是他们所服役的舰艇。
德国军人一般是把这些图案文在肩膀上,而且一般还要刺上类似“血战到底”这样的豪言壮语或口号。
党卫军成员除了普通士兵常用的文身图案,还有规定的图案,即在左臂内侧高过肘部20cm处刺上表示血型的字母,目的是帮助医务人员在军人重伤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输血用血液以挽救其生命。
据说,德军军医在分析了一战时的战伤后得出结论,上面提到的那个部位最不容易受伤。
这种文身最早采用的是哥特式字体,后改用普通字体。
强制文身仅仅是形式上的,党卫军军官和值勤、休假或补休的普通士兵可以不进行强制文身。
出于某种原因,在党卫军系统内医院治过病的纳粹德国其他军人,也会被强制文身。
当时,腋下文身的德国军人通常都不会被俘,苏联红军和盟军士兵会将其就地枪决。那些身上刺有纳粹或反苏阵营标记的苏联附敌分子也等不到被送往战俘营就会被整死。
相关日志
- 斯大林当年为什么取消了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 (0)
- 约瑟普对约瑟夫,谁笑到了最后:铁托和斯大林交恶始末 (0)
- 反刺克格勃——尼古拉·霍赫洛夫向美国中央情报局泄露了哪些秘密? (0)
- 何止反间谍:克格勃在苏联时代的作用,大到令你无法想象 (0)
- “红色盖世太保”,东德的“克格勃” (0)
- 赫鲁晓夫当年销毁了苏联哪些秘密档案? (0)
- “斯梅尔什”的秘密:看不见的战争 (0)
- “尸横遍地” ——且看西方是如何歪曲苏联卫国战争历史的? (0)
- 希特勒当年是打算如何处置占领区的? (0)
-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做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政治报告在苏联历史上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看看俄罗斯专家学者是怎么说的吧! (0)